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心保和尚法駕西方寺 開示人間修行之道
2025-08-02
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7月29日法駕佛光山西方寺,開示人間修行法門並答疑解惑,百位信眾精進聽聞法義。
心保和尚以「四聖諦」作為開場主題,闡述人間是修行的好地方。「苦」雖令人畏懼,卻是逆增上緣;生於天上雖樂,卻沒有逆增上緣可修。娑婆雖苦但勘忍,正是修行的好地方,莫要懈怠。「集」為煩惱生起的因緣,應遠離之;「滅」為三毒之息止,得見清涼解脫之境;「道」則是修行方法。人有累劫善根才會學佛,而今雖生於佛後仍得聞法的寶貴機緣,則務必鞭策自己要把佛法入心。
生於佛後如何見佛?學佛不能只停留於表相,《金剛經》說三十二相是佛,平等、慈悲、智慧就是佛。念佛並非只是口中稱念,還要念如來十號功德,比如應供、正偏知,從心中與佛相應,才是真正的「見佛」。又以《阿含經》義理,闡述「第一義空」,了解因緣生滅、無常無我,即是佛法的核心。
如何證明無我?《金剛經》說無我相,佛法是可以被證明的。比如從年老中感悟色身非我所、不能控制,受想行識亦非我所。可再深入思維,感受從何而來?因觸而來,觸因六根接受外六塵而來,因此隨因緣起滅,所以「照見五蘊皆空」。
感官的樂是初級的,文化之樂較上一層,最上一層的是布施解脫之樂。樂有四種:助人為樂、自得其樂、知足常樂、解脫最樂,唯有破除貪瞋痴方得究竟之樂。對治我慢、愚痴、懈怠,更需以般若智慧破煩惱金剛,步向佛果之道。
心保和尚再舉佛陀弟子須跋陀羅與蓮花色比丘尼之例,說明因緣成熟皆可得度,勉眾「善用其心,成就善妙功德,切勿再隨業流轉,那是苦海無邊,當自策勵精進修行。」。
心保和尚以「四聖諦」作為開場主題,闡述人間是修行的好地方。「苦」雖令人畏懼,卻是逆增上緣;生於天上雖樂,卻沒有逆增上緣可修。娑婆雖苦但勘忍,正是修行的好地方,莫要懈怠。「集」為煩惱生起的因緣,應遠離之;「滅」為三毒之息止,得見清涼解脫之境;「道」則是修行方法。人有累劫善根才會學佛,而今雖生於佛後仍得聞法的寶貴機緣,則務必鞭策自己要把佛法入心。
生於佛後如何見佛?學佛不能只停留於表相,《金剛經》說三十二相是佛,平等、慈悲、智慧就是佛。念佛並非只是口中稱念,還要念如來十號功德,比如應供、正偏知,從心中與佛相應,才是真正的「見佛」。又以《阿含經》義理,闡述「第一義空」,了解因緣生滅、無常無我,即是佛法的核心。
如何證明無我?《金剛經》說無我相,佛法是可以被證明的。比如從年老中感悟色身非我所、不能控制,受想行識亦非我所。可再深入思維,感受從何而來?因觸而來,觸因六根接受外六塵而來,因此隨因緣起滅,所以「照見五蘊皆空」。
感官的樂是初級的,文化之樂較上一層,最上一層的是布施解脫之樂。樂有四種:助人為樂、自得其樂、知足常樂、解脫最樂,唯有破除貪瞋痴方得究竟之樂。對治我慢、愚痴、懈怠,更需以般若智慧破煩惱金剛,步向佛果之道。
心保和尚再舉佛陀弟子須跋陀羅與蓮花色比丘尼之例,說明因緣成熟皆可得度,勉眾「善用其心,成就善妙功德,切勿再隨業流轉,那是苦海無邊,當自策勵精進修行。」。
最新消息
媽祖慈航護宜蘭 環保永續淨蘭陽
2025-09-28三好藝蔬節送暖花蓮 蔬食好市集護佑大地
2025-09-28佛光山三好藝蔬節 推動淨化社會行三好
2025-09-28南屏義工講習以法相會 共研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》
2025-09-28佛光山三好藝蔬節為花蓮祈福 傳遞愛與希望
2025-09-28【星雲大師全集19】佛教管理學.叢林的管理法②
2025-09-28普門寺幸福與安樂講座 信眾悠遊於山水詩詞中
2025-09-27新馬寺辦「SPM 華文試卷作答技巧學習營」 137準考生備戰學習
2025-09-27《星雲大師全集》395冊進駐頭份國中 弘揚三好精神
2025-09-27禪的自覺教育 從公案中悟入生活真義
2025-09-27
相
關
消
息